推广 热搜:

之《无锡鼋头渚看樱花》,无锡旅游游记

   日期:2025-01-18     来源:www.zuidijiage.com    浏览:105    评论:0    
核心提示:........烟花3月,去无锡太湖鼋头渚看樱花,是踏青赏春的绝妙去处。........鼋头渚樱花谷占地20万平米,植有68个品种的樱花3万余株,是国内最大的樱花专类园。近年来,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这里都要举办“樱花节”,樱花节期间,樱...

........烟花3月,去无锡太湖鼋头渚看樱花,是踏青赏春的绝妙去处。........鼋头渚樱花谷占地20万平米,植有68个品种的樱花3万余株,是国内最大的樱花专类园。近年来,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这里都要举办“樱花节”,樱花节期间,樱花谷及鼋头渚相连景区内樱花烂漫,如云似霞;阳光之下,灿若星云,美不胜收!........到无锡已是3月下旬尾了,十天前网上就报道鼋头渚樱花谷早樱已开,一路上担忧来迟樱花开过了。到后在所订酒店放手行李,即乘一路公交直达鼋头渚。车到太湖环湖路还未到宝界桥时,因去鼋头渚的客车、私家车太多,堵上了!满车的乘客基本都是去鼋头渚看樱花的,在越等越心急的乘客强烈需要下,司机只得打开车门让大伙下车步行。走了两、三公里才到了鼋头渚大门,再坐景交车到了樱花谷。

无锡鼋头渚景区入口无锡鼋头渚景区停车处无锡鼋头渚樱花谷景区入口

........进入樱花谷景区大门,只听到一阵“啊”的惊呼声,大家都被涌入眼帘的一片霞云震住了!原来,鼋头渚的樱花由早、中、晚品种搭配组成,今年3月下旬末,正是鼋头渚景区内种植规模最大的中樱品种染井吉野樱进入盛花期、部份晚樱也开放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鼋头渚,真是繁花似锦,一片灿烂,倘佯其中,让人目不暇接,心潮澎湃!

无锡鼋头渚樱花谷无锡鼋头渚樱花谷无锡鼋头渚樱花谷无锡鼋头渚樱花谷无锡鼋头渚樱花谷无锡鼋头渚樱花谷无锡鼋头渚樱花谷

.......樱花谷赏樱楼建于汉白玉栏杆围绕的赏樱台上,楼身为民族形式的三层四重檐建筑。其楼造型劲气内敛,美其外,慧其中。游人如登阁凭栏,樱谷美景,历历在目。

无锡鼋头渚樱花谷赏樱楼无锡鼋头渚樱花谷赏樱楼无锡鼋头渚樱花谷

.......从樱花谷去太湖边的大道,也是一条樱花大道。道旁的樱花在阳光穿射下,晶莹剔透,美如冰花!

无锡鼋头渚樱花大道

.......去鼋头渚太湖边途中,远远见一处粉墙黛瓦聚集,有点高雅,便用变焦描了一张。回后在电脑一看,原来是“曲径通幽处”!这倒也在外观上改变了形象。

曲径通幽处

........一路观光赏花来到一道园门,门上匾额“太湖绝佳处”,为郭沫若的题字。词句来自他的一首诗《蠡园唱答》:“何用垒山丘,蠡园太矫揉。亭台亡雅趣,彩色逐时流。无尽藏扔掉,人间世所求。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在这首诗中,郭沫若采取前抑后扬的手法,把同在无锡太湖边的蠡园贬损得一无是处,却对鼋头渚大加赞美。据了解,这让无锡人亦喜亦悲,这也是无锡人在宣传鼋头渚时一般极少全文引用郭沫若这首诗的重要原因。

太湖绝佳处

........进了“太湖绝佳处”这道门,就到太湖边上了。只见徽波荡漾的湖面上停着一艘古桅帆船,与樱花簇拥的湖岸相映成趣,忙取相机拍之,得一美景。

太湖帆影

........再行数步,映入眼帘是一个樱花环绕的袖珍小湖,对面一个水榭,称“长春花漪”。环湖都是有几十年树龄的樱花,一片花的海洋,花的漪澜。一座叫“长春桥”的单拱石桥,两端的桥堤上具是长着虬劲枝杆、花枝横陈的樱花大树,是时雪白的樱花开得正盛,把这座桥和堤裹盖得像一条白色的巨蟒,横亘在太湖和袖珍小湖之间,成了鼋头渚最引人入胜的景观,更是游人趋之若鹜的地方。只见桥堤上花团锦簇,人头攒动,拥挤不堪,费了非常大劲才从桥上挤过,一路真是花潮,人潮,人花相映;春色,脸色,无限风光!看花可以,看人也生动,但拍照非常难!

长春花漪长春花漪长春桥上长春桥上

........从长春桥过来,透过横呈下垂的花枝,见一座四柱三门的牌坊面临太湖,坊额题“横云山庄”四字,据了解这是抗战时期鼋头渚的名字。这一段堤岸的樱花景,难用形容词描述,我给几幅拍片分别用了以下标题:掩映樱花道、太湖岸樱、樱开太湖岸、樱满太湖岸、湖岸飞雪...阿郎词穷,是什么景,有劳自看了!

横云山庄掩映樱花道太湖岸樱太湖岸樱樱开太湖岸樱满太湖岸湖岸飞雪

.......于此处见一着唐装女孩在拍赏花照,也在旁“蹭拍”了两张。你不要说,这女孩胖胖的还真有的贵妃像。

贵妃赏樱图

........在“横云山庄”前的水湾里,锚泊着一艘古时候大型渔舟——太湖七桅罛(念gu平声)船。该渔舟系1999年年底,鼋头渚风景区管理处以21万元从吴县太湖镇湖中村渔民那里购来的。据原船主讲,该船是他的曾祖父从浙江购买百年老柏木所塑造,造船时间约在清道光年间,船型则来源于当年“岳家军”水师战船。

七桅罛船

........这艘古渔舟船长27米,宽5米有余,有13个舱,实质载重量88吨,最多能乘110人。船上竖着7根挂帆用的樯桅。挂上七道帆的这艘渔舟顺风六级时,船速每小时可达20公里。据了解当年徐霞客就是乘这种“七桅罛船”在无锡鼋头渚“横云山庄”前出行壮游中华的,因此又将此船称为“霞客号”。

七桅罛船

........据地方志载,这种渔舟自清乾隆年间至1980年代在太湖中一直维持在100艘左右。到了1980年代末便急剧降低,直至后来仅存这一艘。因此该船是太湖迄今保存下来最古、最大、船帆最多的渔舟,堪称浮动的“博物馆”,极具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现该船为无锡文物保护单位。

七桅罛船回看长春桥长春桥和七桅罛船

........离开七桅罛船继续前行,见路边有一刻石碑,一面刻着“鼋头渚”三字,落款是“敦世”,据了解这“敦世”姓秦,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举人,梁溪七子之一,秦观的三十一世孙。另一面刻有“鼋渚春涛”四字,落款是“刘春霖”。刘春霖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鼋头渚碑刻

........沿鼋头的南缘东行,一个小水湾临水崖壁上可见“明高忠宪公濯足处”刻石。这里所说的“明高忠宪公”是指明代东林党代表人物高攀龙。高攀龙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曾与顾宪成等人复建“东林书院”,官至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谥号“忠宪”。该刻石出目前抗战胜利之后,题写者是无锡籍人士朱松黯。刻石下面是高攀龙的一首诗:“马鞍岭上振衣,鼋头渚边濯足。一任闲来闲往,笑杀世人局促。”这是高攀龙《水居漫兴》十五首中的第十二首,是其在五里湖畔筑水居赋闲时的很多诗作之一。

明高忠宪公濯足处+霞绮亭

........相邻的另一个小水湾的崖壁上是鼋头渚的标志性刻石“包孕吴越”。史载,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无锡县令廖纶携友人船游至此,仰望绝壁,突发感慨,遂书“包孕吴越”四字,并着人镌于崖壁之上。太湖是江浙一带的妈妈湖,“包孕吴越”是对太湖千百年来养育了吴越人民的由衷赞美。在“包孕吴越”刻石旁侧,还有“横云”二字,亦是廖纶手笔。廖纶工书法,擅诗文,书有颜柳风度。........这两个小水湾绝壁耸立,多有雾气弥漫之时,故被叫做“横云石壁”。在“包孕吴越”崖壁的上面有一座方形重檐攒尖顶楼阁,称“飞云阁”。该阁始建于1931年,现存建筑为1996年翻建。此处为鼋头渚一景。

包孕吴越+飞云阁+阆风亭钟云毓秀

........又向“横云山庄”处转回来,见其牌楼背面题写的坊额为“具区胜境”。据了解,“横云山庄”是鼋头渚景区在抗战时期的名字,而“具区”则是太湖的古称。《尔雅•释地》中载:“吴越之间有具区。”“具区胜境”牌坊前,立着一块一人多高的太湖石,据了解,这块太湖石名“古云石”,因其状若一作揖迎客的人形,故又称“迎宾石”。此石是无锡著名实业家杨翰西在192024年构建“横云山庄”的旧物,在此已经竖立了100多年。

具区胜境和迎宾石具区胜境和迎宾石

.........自“具区胜境”至“绛雪轩”,再过“长春花漪”出“太湖绝佳处”,沿途都是樱树充盈,树树香雪,如挂雾凇。特别在下午的逆光中看“长春桥”堤,桥上人流如潮,花涌雪浪;桥下洞里藏舟,帆泛金波。桥上桥下,花影人影帆影,樱盛长春。

绛雪轩前樱花树下满树香雪长春桥堤花影藏帆樱盛长春桥下藏舟拱桥上下桥下帆影樱花池畔樱花池畔樱下平台樱花车站车站樱花友谊亭再见赏樱楼

........无锡太湖鼋头渚,一个有历史文化、有自然美景的山水园林福地。........鼋头渚的樱花季,真的的人间仙境。........樱花开时不来鼋头渚,你就亏大了!

 
更多>推荐攻略

推荐图文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互助旅游网,旅游团,跟团游,自驾游,自由行,周边游,国外旅游,旅游线路,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