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东北街头名小吃——糖葫芦

   日期:2024-10-16     来源:www.rfying.com    浏览:552    评论:0    
核心提示:糖葫芦不是只有北京有哦,它也是东北冬季市镇街道上常常见到的小吃,且东北的这种交易好像更淳朴一些,雪白大街上的那些红串串,看着好像愈加诱惑呢。    制作糖葫芦的主要材料,北京叫“红果”,而东北称“山楂”。

     糖葫芦不是只有北京有哦,它也是东北冬季市镇街道上常常见到的小吃,且东北的这种交易好像更淳朴一些,雪白大街上的那些红串串,看着好像愈加诱惑呢。

    制作糖葫芦的主要材料,北京叫“红果”,而东北称“山楂”。事实上不少地方的口语里,都把“山”改成“酸”,“楂”读成“咋”的音,而且前面还要加一个“大”字,以便和长相一样而个头要小得多的“山里红”不同开。山楂虽然不是东北的特产,但却比较容易买到,秋天储备一些,待到上冻后,就能做糖葫芦卖了。

    糖葫芦的制作虽不复杂,但也要有肯定的技术。第一是“选果”,要把个儿小的、生虫子的、长得不“周正”的挑出去,然后洗干净,用小刀去掉果核和果蒂,而且去核时不可以把山楂切开,需有肯定的方法。也有些图省事,做糖葫芦不去核,但卖起来却要多费劲。糖葫芦的穿串也有讲究,所用竹签或木签要削磨得光滑干净、粗细均匀。在穿山楂时,最上面的一个用最大的,往下依次减小,不可以不大上小,那样看着和吃着都不“顺溜”。东北的糖葫芦过去是大小两种,大的十个或八个山楂一串,小的则五个一串,分别称为“大糖葫芦”和“糖葫芦”,由于个数少的山楂相应也小一些,卖价只不过大糖葫芦的一半甚至还要低一些。

    熬糖是做糖葫芦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所用的糖以前称“白砂糖”,熬时要用铜大勺,重点是学会好火候,时间不到蘸出来的糖葫芦表面挂沙发粘,既不光滑,也不鲜亮;火候过了则蘸出的糖葫芦色黑味苦,既不好看,又不美味。标准的成品应是在山楂外挂一层薄而透明的糖皮,经过冷冻仿佛给山楂刷了一层亮油,有光泽又鲜艳,吃起来又脆又甜。蘸的时候将穿好串的山楂在糖勺中贴糖面水平旋转,挂好糖后在石板上一拍一蹭,使葫芦的一面形成透明薄糖的平面,买主一看就了解火候正好,吃着没错儿。

    东北市街上容易见到的卖糖葫芦者有几种:比较“正宗”的是把糖葫芦插在专用的草把上,扛在肩上沿街叫卖。插糖葫芦的架子有些就做成与糖葫芦类似的形状,成为这种买卖的招幌,想买的人离非常远就能认出。另一种是把糖葫芦和类似的街头食品放在一块卖。譬如同样是穿上串的糖山药、山药豆,同样凉而甜的冰棍(或称冰果),呦喝出来则是“冰棍儿——糖葫芦”,这种卖法通常都是在较固定的地址,在推车上面放着玻璃匣子,一为预防粘上尘土,一为叫人们看到我们的货色。还有一种卖法,就是把糖葫芦装在带梁的筐(篮子)里,挎着流动叫卖,筐口盖着一块薄布,有买的才掀起来露交付物。这种卖法看着好像有的不够“专业”,不少都是小本经营者,从蘸糖葫芦的人家批发一些来卖,货的水平并不比前两种卖法差,而且由于较干净,也有人专门想买他们的。

    买糖葫芦的主如果为了哄孩子。花上毛儿八分钱,就能使孩子心认可足地吃一串。另一种买主则是年轻的女孩、媳妇。她们天性喜欢吃酸甜的食品,也常常买串糖葫芦解解馋。 

东北街头名小吃——糖葫芦

 

文章来源:东北摄影旅游

http://www.youxiake.com/db/

 
标签: 东北旅游资讯
更多>推荐攻略

推荐图文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互助旅游网,旅游团,跟团游,自驾游,自由行,周边游,国外旅游,旅游线路,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