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以藏语古尔浪哇而得名,意为黄羊出没的地方。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南分别与甘肃景泰、天祝两县相连,西北与武威凉州区接壤,北邻腾格里沙漠,为古丝绸的道路要冲。地理坐标为北纬37°09′~37°54′、东经102°38′~103°54′,东西长约102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总面积5103平方公里,属甘肃4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8个干旱县之一。辖9镇10乡1个街道办事处,250个村委会,1934个村民小组,9.06万户,总人口39.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6万人(2009年数据)。[1-2] 县人民政府驻古浪镇,邮编:733100。代码:620622。区号:0935。拼音:Gulang Xian。平均海拔2500米,每年平均气温5.6℃,极端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31℃。每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蒸发量2292毫米,无霜期140天左右。古浪自古以来为多民族聚居之地。境内居住着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苗族、满族、东乡族、土族、毛南族、瑶族等十个民族。
地理环境/古浪县
地方境域
古浪县坐落于甘肃中部,河西走廊东端,乌鞘岭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37°09′—37°54′,东经102°38′—103°54′。东接 景泰县,南依 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与 凉州区毗邻,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左旗接壤。全县东西长约102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总面积5103平方公里。 本数据源自百度地图,最后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地貌
古浪县南依祁连山东延支脉乌鞘岭、毛毛山,北靠腾格里沙漠,是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550米至3469米之间,地貌种类复杂多样,地貌分带现象明显。县境南部为中、高山地,中部为低山丘陵沟壑区,中部为倾斜平原绿洲农业区,北部为荒漠区。
气候
气温
春天,伴随太阳辐射增强,气温逐步回升,但因为春天冷空气活动频繁,常伴有大风、沙尘暴、寒潮、霜冻、春旱等灾害性天气;夏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常出现干旱、局部区域性大雨或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夏天,影响古浪的主要大型天气系统有青藏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因为该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在青藏高压控制范围内常出现晴天高温天气,当大型、中型高压移至高原东部时则减弱消失或并入东部国内上副热带高压内,其后的低压槽常导致地区性大雨或暴雨。
秋天,伴随 北方冷空气加大和太阳辐射减弱,气温飞速降低,平川最早在9月下旬出现霜冻。日平均气温从8月下旬初的20℃左右降到9月中旬末的10℃左右。十月平均气温,平川区为8℃至9℃,山麓地带为5℃左右,海拔在2700米至3000米之间的中亚高山只有0.5℃至2.0℃左右。
冬天,在蒙古高原高压控制和西伯利亚寒流用途下,气候寒冷干燥,雨雪稀有。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下月份,平川区有5个月(头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山麓地带和中低山区域为7个月(头年十月至第二年4月)。
日照
古浪县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628.9小时至2852.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9至64,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是伴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北部温凉干旱区和中部温寒干旱区,年日照时数为2852.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4﹪。7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63.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9﹪;12月最少,为209.7小时,日照率为71﹪。南部寒冷干旱区和寒冷半干旱区,日照时数为2663.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6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35.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2月最少为212.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0﹪。
辐射
古浪县年总辐射量为128.0千卡/平方厘米至136.17千卡/平方厘米,川区元庄子的年总辐射量为136.17千卡/平方厘米,山区为130.41千卡/平方厘米。
充气压力
古浪县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一般是充气压力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全县平均充气压力在793.4百帕左右。南部中亚高山区的充气压力最低,北部沙漠和平原区的充气压力最高。
降水
古浪县一般年平均降水量从北向南,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且分布不均。依据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06.7毫米,其中川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毫米左右;浅山区在300毫米左右;高寒二阴山区为350毫米至450毫米。
蒸发
古浪县蒸发量较大,川区年平均蒸发量为2807毫米,是年总降水量的13.5倍。一年中5月至7月蒸发量最大,均在400毫米以上。山区为1777毫米,是降水量的4.9倍。一年中最大蒸发量,出目前5月至6月,全年1月蒸发量最小。
旅游概况/古浪县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为古丝绸的道路要冲,坐落于乌鞘岭、毛毛山北麓,东倚景泰、南枕天祝,西北同凉州接壤,北邻腾格里沙漠与内蒙古毗邻。东西长88公里,南北宽68公里,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人口38.04万人。古浪建县始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始置县。明洪武十年(1377)凉州千户江亨防守和戎,因旧水名改为古浪,修筑古浪城。
古浪县属典型的温带国内干旱气候,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每年平均气温5.75度,每年平均降水量360.7毫米,每年平均蒸发量2292毫米,为降水量的6.36倍,无霜期每年平均142天。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南依祁连山,北邻腾格里大沙漠,从南到北,依次为二阴山区、浅山干旱区、引黄灌区、井灌灌溉区和荒漠区,地域辽阔,地貌复杂,自然地理特点是全省的一个缩影。
作为丝绸的道路要道重镇,自古就以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的要紧地点而名闻遐迩。县境内分布着很多各具特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主要有以中华之最而闻名的引黄灌区和沙漠金盆马路滩林场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区;以西北小武当昌灵山为代表,大靖财神阁、上门三义殿等为主的宗教文化游览区,以昌灵山、石门峡、香林寺、寺洼冰峡等南部自然风光为主的森林避暑旅游区;以汉、明长城国内唯一交汇点为代表的丝路古文化遗址区,还有以黄羊川千乡万才互联网城乡第一基地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互联网高速公路等旅游资源。
文章记者:我爱去旅游网记者